祝福语 订花咨询 订花常识
北京 | 上海 | | 天津 | 广州 | 深圳 |
首 页 爱情订花 生日订花 道歉订花 友情订花 商业订花 探望订花 祝福订花 鲜花预定
首页 > 祝福语 > 七夕节 > 七夕的诗词
七夕的诗词

动人的唐诗:


秋夕(唐) 杜牧

红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

古意 (唐)孟郊

河边织女星,河畔牵牛郎。
未得渡清浅,相对遥相望。

他乡七夕(唐) 孟浩然

他乡逢七夕,旅馆益羁愁。
不见穿针妇,空怀故国楼。
绪风初减热,新月始登秋。
谁忍窥河汉,迢迢问斗牛。

七夕(唐) 罗隐

络角星河菡萏天,一家欢笑设红筵。
应倾谢女珠玑箧,尽写檀郎锦绣篇。
香帐簇成排窈窕,金针穿罢拜婵娟。
铜壶漏报天将晓,惆怅佳期又一年。

精彩的宋词:

鹊桥仙 (宋)欧阳修

月波清霁,烟容明淡,灵汉旧期还至。
鹊迎桥路据天津,映夹岸、星榆点缀。
云屏未卷,仙鸡催晓,肠断去年情味。
多应天意不教长,恐恁把、欢娱容易。

欧阳修,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吉州吉水(今属江西)人,天圣进士。
一般咏牛郎织女相会事,无非着力于描绘双星平时天各一方的凄苦相思,抑或是鼎力衬托七夕相会时的欢喜缠绵,而欧阳修的这首《鹊桥仙》却颇具新意:“多应天意不教长”,原来之所以良辰短暂、“仙鸡催晓”,却是因为唯恐世人将“欢娱”看得太过容易而不知珍惜,所以“天意”故意如此安排?树立典型以提醒世人珍惜眼前的幸福...
虽然在欧阳修众多的佳作之中这首《鹊桥仙》并未引人注目,但在众多的“七夕词”中由于其立意的新颖别致而仍然显得卓尔不凡,以至于后人在写同样题材的词作时就很难下笔。
由于北宋文风大盛,在欧阳修写出这首《鹊桥仙》的若干年后,在北宋词中享有相当地位的秦观终于也以同样的《鹊桥仙》词牌写出了一首七夕词,不仅自出机杼、立意更新,并且该词脍炙人口,成为千古传诵不绝的绝唱:

《鹊桥仙》(宋)秦观
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
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、人间无数。

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
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、朝朝暮暮。

秦观,北宋词人。字少游、太虚,号淮海居士,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文辞为苏轼所赏识,是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。工诗词。词多写男女情爱,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,风格委婉含蓄,清丽雅淡。
就从这首《鹊桥仙》也可以看出,秦少游绝非浪得虚名。他先不直写,而是以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”这一对浑然天成的骈联来蓄势,直到结拍才写出,原来是因为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!该词在立意上反欧阳修之意而用之,不仅显得更高一筹,更使牛郎织女的爱情也在作者笔下得到升华,显得超凡脱俗,彻底绝弃了世人一厢情愿的庸俗想法,不禁令人拍案叫绝!
其实若仔细对比秦观和欧阳修的两首《鹊桥仙》,不难发现两者在句式和写法上有明显的相通之处。显然,秦观的《鹊桥仙》是在欧阳修《鹊桥仙》的基础上研炼改造而来。
自秦观的《鹊桥仙》出现之后,七夕词就更难写了。人们很难再企及秦词的高度,更不用提什么“超越”了。毕竟,经过欧阳修和秦观在牛郎织女相会的立意上这一正一反的“折腾”,留给后人发挥的空间实在是太狭小了。
但是,“江山代有才人出”,到了南宋,随着宋词本身的成就达到顶峰,终于又有词人同样以《鹊桥仙》的词牌再次谱写出了一首七夕词佳作:

《鹊桥仙》(宋)范成大

双星良夜,耕慵织懒,应被群仙相妒。
娟娟月姊满眉颦,更无奈、风姨吹雨。

相逢草草,争如休见,重搅别离心绪。
新愁不抵旧愁多,倒添了、新愁归去。

该词作者是范成大。范成大,南宋诗人,字致能,号石湖居士,平江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绍兴二十四年(1154)中进士。范成大与陆游、杨万里、尤袤齐名,为南宋四大家之一。其诗风格纤巧婉丽,温润精雅,富有民歌风味。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。
在这首词中,范成大上阕以实写虚,以牛郎织女的无心耕织和群仙的“相妒”来反衬出下阕的悲怀。在下阕中,作者略去了对双星相逢别离的情景描写,而是直接摹写牛郎织女的心态:这匆匆一面,还不如不见——不见面固然会有相思之苦,但那也只不过是往日日复一日早已习惯了的愁思,而如今相见却是“重搅别离心绪”,并且“新愁不抵旧愁多,倒添了、新愁归去”。该词立意与欧阳修和秦观又都有所不同,范成大并不否认“不在朝朝暮暮”的高致,但在无限漫长的分离之中,一年一度的相会,难道真的就能够足以弥补和抵消一切?恐怕真如其所言:从今又添,一段新愁...
从欧阳修、秦观到范成大,这三首七夕词同以《鹊桥仙》为词牌,各有新意、交相辉映,可谓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。而其中对于古人行文创作所带给我们的启示,则同样意味深长...